
曾经被称为“地产三仙”的融创中国,中国恒大,碧桂园昨天全都迎来飙涨。
其中中国恒大涨超80%,融创中国一度涨逾70%,碧桂园涨超20%,世茂集团涨近53%,佳兆业集团涨超20%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,看来股市一定是得到了什么风声,才会涨到那么厉害, 相信还会有更加劲爆的救市政策在路上,比如前几天传的,“北上深非核心区解除限购;放开新房备案价;改变住宅出让年限“等等。
房地产利好来了?有开发商连夜涨价
有二手房业主连夜撕毁合同
房地产利好真的来了,开发商有底气了,二手房业主底气也足了。开发商连夜涨价,二手房业主就跟着连夜撕毁合同。
8月底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特别是北京上海的政策调整优化,拉开了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序幕,但能持续多久,还得继续观察。
随着楼市向好,一些出险房企债务重组也有了重大进展,销售数据明显回暖,并带来企业的经营现金流,港股内房地产股或迎来估值重构。
据中国房地产报消息,楼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下,地产股开始“狂飙”。9月6日早间开盘,港股市场内房股板块表现强劲,午后涨幅更是持续拉升,最高涨210%。板块内逾30只股票涨超10%。
眼下确实呈现一片大好形势,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客观冷静看待房地产市场的这些变化呢?
别人怎么看先不说,一些业主坐不住了。据财经杂志报道,不少二手房房主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,有些人甚至连夜打电话给中介毁约。“业主就直接跟我说,我觉得政策还是要继续放开,这房子我原价卖都已经不错了,你还想让我降价?”有北京中介表示,“这就是变相想涨价。”
还有中介表示,新政出台当晚,就有业主打了2万元违约金给经纪人,直接说不卖了。
很明显,这是新政的影响让业主改变了看法。不过这种挺常见的,任何一个政策颁布,都会影响到在途交易。这点中介合同中都有规定,按规矩办事就是了。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位业主给中介打了2万块钱的违约金,知道自己是过错方,也接受了处罚,从市场经济角度看,无可厚非。
最后,我们听听9月6日人民日报是怎么谈房地产的吧。人民日报在《房地产政策适时调整优化》中表示,新政打开了市场预期窗口,短期看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将集中入市,年底前市场交易量或有明显增长。不过,整体看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,且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,要以更加理性的心态看待房地产市场发展,既要有信心,也要有耐心。
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?我认为,就是大家要尽可能冷静客观认识当前形势,房地产大周期是利空,但短期又受政策影响是利好,只有伴随着经济稳步恢复,房地产需求才能跟上。这个过程有点慢,我们要有耐心,但对未来房地产新动能启动也要有信心。
楼市救市政策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
之前的一个判断:
政策组合拳架势挺大,但是成色不足。
但是目前看,开始加码了。
几个超预期的地方:
1、认房不认贷
最初认为,北上广深不会同时放开,可能会分阶段分区域放开,比如广深放开一段时间后,北上再跟进。
因为担心四个一线一起放开的话,反而会抽空二三线的流动性。
事实证明,真的就一起放开了。
2、限购限售
这个被认为是楼市最后的大招,想想九月份利好已经不少,应该延迟满足,十月份再来一个大招。
可事实上,现在就准备出手了。
沈阳昨天全面取消限购限售,今天《证券时报》还发文:
因城施策取消非必要限购限售 支持楼市复苏。
而且,市场还有小作文:
一线城市非核心区域也要取消限购。
3、其他政策
南京降低落户门槛,杭州、苏州、无锡加入认房不认贷,广州还炒作起了两成首付,深圳炒作取消离婚限贷……
各种利好之下,今天地产股带动股市大涨,这几天连融创都涨了170%,老孙回血了。
以至于,市场上有一种说法:
国家会刺激到你相信为止。
真是这样吗?
我觉得要分两块来看。
1、国家想要刺激谁?
看这次刺激的主要对象是一线,这些人手中有钱有需求。
疫情三年,居民积攒了超额储蓄:
楼市去杠杆资金撤离,金融收益下行转大额存单,预期下降防御性储蓄。
这部分资金有机构测算超过7万亿。
这部分钱挤出来,对达成5.5目标,扭转悲观预期,能起到很大作用。
而且,一线楼市不缺需求:
不管是投资的需求,还是居住的需求。
所以,不需要所有人都相信,让有超额储蓄和有真实需求的人相信就可以了。
2、相信什么?
一线楼市还是保值的,二线核心区域也还靠谱。
既然有积压的真实需求,之前因为认房认贷还是首付过高给压制住了,现在释放就可以了。
买不了吃亏,买不了上当。
总结一下:
国家会刺激到你相信,真实的情况似乎应该是,让有钱和有需求的人相信,现在就是出手的好时机。
至于,想要楼市再普涨一波,基本没可能了。
就这样。
